华尔街英语新闻正文

在华尔街英语体会慢的哲学

2015年09月06日 03:42 来源:学校大全编辑:admin

2009年,北京乐尚艺游文化传媒公司创始人刘伟创办了“熊猫慢递”,以传统书信文化为核心、借“写给未来的信”为形式,表达“慢下来”带给人们的喜悦与幸福。“至少我们应该给自己一段慢下来的时光,思考和释放自己。”刘伟说,“你可以在这段‘慢时光’里给未来的某个人写信,然后指定时间,由熊猫慢递为你保管这样一封信直至你指定的时间寄送,那时,你或者已经忘记有这样一封信,它的出现,能带来惊喜与温暖。时间就再也不是匆忙的代名词,而是一种期盼和幸福。”

这份期待是刘伟带给人们的,也是他自己的期待。特别是近两年,刘伟在推动熊猫慢递的加速度,变得比过去忙碌起来。“尽管我们也存在了5年,但从商业上来看我们不算成功。”刘伟坦言。因此,他也在寻找让熊猫慢递更好地发展下去的路径。要改变未来,需要清晰的目标,沉静的思考以及脚踏实地的行动。”他说。而这段被他形容为最美好的时光便是在华尔街英语学习的日子。“那是一段学习的时光,是一段真正让自己‘静’下来的时光。”刘伟说,“不看微信、不读微博、不接电话,只是沉浸在学习中、思考中,从精神层面来讲,那段日子因为学习而过得格外富足。”不仅如此,华尔街英语具有前瞻性的经营模式以及对新技术兼容并蓄的创新精神也让刘伟获得了启发,于是做一个邮政主题乐园“邮乐园”的想法在他脑中有了雏形。他说:“感觉自己像一艘渐渐鼓满风帆的船,因此才会对未来更加期待。”

到目前为止,差不多有4万封信件在这个能让幸福穿越时空的小店被委托邮寄,目前收到的一封时间最久远的是一对2009年结婚的夫妻寄给60年后的彼此。还有写给2046年的自己的父亲的。

熊猫慢递发展这些年,刘伟一直坚持不加盟、不融资,让这份小而美的事业按照它的节奏慢慢发展。希望我们能做成百年老店,我们用5年来打基础,也不算长。商业内涵的打造、品牌的美誉度等花这些时间打造也是值得的。因为刘伟深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慢就是快。“慢”,不是任时光荒废,而是在时间的潋滟中观察和体会,好像在悄无声息的森林里听到蝴蝶破茧的声音。就像当初自己学习英语,也是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时间上看似缓慢,但实际的效果是润物细无声的。

在华尔街英语,刘伟还结识了很多创业的同龄人,每个人都是满脑子对于未来的创想。“学习英语更像是打开了一扇面向未来的窗,窗外是全新的世界和多元的文化,身边是志同道合、促膝而谈的朋友,每一分钟都经过仔细的丈量。心无旁骛地沉浸其中,自由而安静的环境让我有大量的留白时间,可以在一些细节上反复打磨。”刘伟说。

据悉刘伟打算把“熊猫慢递”的业务拓展到海外发展。基于他对书信文化的深入了解以及对一些海外市场的研究,比如欧洲。“熊猫慢递是有潜质往外走的,但语言是通信证。”在华尔街英语“静下来”的时光里,他拿到了“语言”的通行证,也正因为目标明确,整个学习过程对刘伟来说,是种享受和期待,并为改变熊猫慢递的未来增添了一份筹码,为中国的熊猫慢递走向世界增添了更多自信。“英语是世界性的语言,而书信是载体。英语学习让我从历史的层面、文化的层面、情感的层面更靠近这些市场。”今年的冬天,刘伟就想尝试出去走一走,比如荷兰、丹麦等地方,那些地方的书信文化根基甚至高于中国,加上熊猫也是个能代表中国文化的象征。

现在,刘伟要让熊猫慢递小跑起来了,这当然是因为有了在华尔街英语学习的积累、有了更多的人生沉淀,之后就有了更大的胸怀和更强的自信。但是无论如何,最让刘伟高兴的是,他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启动了“慢模式”,愿意停下来释放自己,沉淀幸福。

图片说明:熊猫慢递创始人刘伟。经过5年的基础打磨。现在这只“熊猫”加快了发展的速度,不仅要在天津开世界上第一个邮政主题的乐园,更是通过在华尔街英语的语言培训,为下一步把业务拓展到欧洲等有着更深书信文化的国家做准备。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